近日,由药学院团委承办的我校第六届生活小发明暨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已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校十几个学院,70余名同学参加。
通过此次比赛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年学生力量,充分激发我校大学生“开拓创新,不负韶华”的奋斗热情,使共青团工作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团一百周年。


经过激烈的初赛、决赛,以下九组作品脱颖而出
01第一组
作品:奋进新时代,加湿台式钟表
该产品由五星底座、新旧交接列车加湿器、1922-2022拼接数字及表盘四部分组合而成。代表我们的团员在新时代下的蓬勃发展。新旧交接模型,前有新式中国高铁,其后拉着旧式蒸汽火车,突破时空列车的新旧更迭直观地象征中国在这100年以来科技的高速发展与辉煌成就和时代变迁。整体寓意着在新时代里,中国人民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02第二组
作品:共享3D口罩打印机——助力疫情防控
简介:利用云智能+分布式定制模式,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与3D打印技术,实现对口罩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和对疫情防控的高效创新。设计融合3D弹性龙骨支架技术,融合云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运用可生物降解的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喷料,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还能减少废弃口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艺术和环保的统一。


03第三组
作品:简式水位报警器
感应器感知到某一水位的高度后,鸣声警示,从而达到提醒作用,适用于宿舍接水一处,因忙于其他而无法看顾水位的麻烦,就得以解决。另外,将水位报警器置于盥洗室等众多水灾的来源地,这样若发生意外漏水,能起到很好提醒作用。固定水位保证安全的地方,如小型游泳池等,简约版水位报警器都能发挥到它的作用。



04第四组
作品:桌面清洁仪
从吸尘器中获取灵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成了可以去除桌面常见桌面垃圾的清洁仪。既使废物得到了二次利用,也给封校生活带来了趣味,同时还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共青团成立至今,事拘小节,才能在未来走的更远。



05第五组
作品:会动的立体几何模型
将图形展开图变成立体图形,更加直观易懂。通过拉动几何模型上的绳子,来实现平面与立体的转换。拉动绳子的同时展开图可以折叠成立体图。它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让大家能够更快速得出展开图面积和立体几何图形的体积,以提升自己的几何思维水平。用硬纸板加固后,它的耐用性和强度都提升了。

06第六组
作品:霓衣风车
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我们的作品正是结合了风力发电的原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组成的一个风车为小房子发电照明,同时能够储存电能的一个功能。

07第七组
作品:桌面扫地机器人
作品材料简单易得,有空盒子、卡纸,双面胶、小刀,瓶盖、彩带等,在生活中随意可寻,方便制作。通过不断改进,实现了单手即可操作。只需用手推动小车,轮子带动小车行走的同时,车底的清扫纸片将桌面碎屑扫入车体,我们打开车体后面的开关就可以把碎屑倒出。小小的碎屑只要小车驶过,即可提高桌面整洁度。
08第八组
作品:冰墩墩电子琴
冰墩墩电子琴,设计的灵感源于冬奥会“顶流”冰墩墩,运用简易的电子电路知识设计。本作品由一USB模块驱动,NE555通过不同的电阻搭配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波驱动一无源蜂鸣器,产生八音。加入冰墩墩这一元素,使外形更加美观。

09第九组
作品:乒乓门
你是否会在疫情期间因为无法进行运动而感到乏味,即使能够运动但终究是少了点乐趣。这时,乒乓门就派上用场了!将门上的阻挡器打开,向前推门中的乒乓球桌,乒乓球桌内含平衡器,在与地面水平垂直和相平行时,乒乓球桌会自动固定,这样就可以轻轻松松实现室内乒乓球。球桌内部有一个储藏空间,平时不打球的时候也可用作置物箱。


获奖名单总结
一等奖(1组)
张宇航、袁慧、胡奇炜、刘诗颖组:
《奋进新时代加湿台式钟表》
二等奖(2组)
黎莎莎、罗思雨、李浩然、刘忆东组:
《共享3D口罩打印机—助力疫情防控》
王亿、张国豪、吴夏云、唐琪组:
《简式水位报警器》
三等奖(4组)
毛凌宇、季小茹、蒋芳琴、何颜组:
《桌面清洁仪》
王茜蕾组:
《会动的立体几何模型》
王佳乐、李博、蒋夏洋组:
《霓衣风车》
徐嘉懿、陈慧组:
《桌面扫地机器人》
最佳人气奖
张宇航、袁慧、胡奇炜、刘诗颖组:
《奋进新时代加湿台式钟表》
优秀奖(2组)
张辉腾、郑叶琳、陈明睿、潘恒颖组:
《冰墩墩电子琴》
汪欣荣、汪雪蓉、徐立雯、应慧组:
《乒乓门》
在此,所有获奖作品已经展示完毕,让我们恭喜以上获奖小组。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保持探索新事物的勇气,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