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3月中旬,新冠疫情再次来势汹汹,迅速在全国漫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党委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主动履职,配合属地和学校做好新冠疫情的排查防范工作,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校党委的号召下,药学院领导、党员教师们都第一时间冲在疫情第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勇当“逆行者”,争做疫情防控志愿者。而这群逆行者当中,有一名党员干部,他的妻子不幸患上了直肠癌,在进行了切除手术后又经历了长时期的化疗,正是需要家人寸步不离、悉心照顾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舍弃陪护妻子,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在了学校防疫的一线。但他的妻子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大力支持他的工作,因为她也是一名党员同志,她深刻的知道现在正是需要党员冲锋在前的时刻。他,就是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学工办主任徐同胜。
徐同胜作为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学工办主任,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调配学生进行核酸检测,始终冲在防疫的第一线。

一件外套温暖了整个寒夜
3月17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全校师生进行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晚上10:00,枫林校区世纪广场依旧灯火通明,核酸检测正在有序进行中。春寒陡峭,夜晚气温骤降,昼夜温差高达12℃,徐同胜身着单衣,毅然穿梭在寒风中组织、协调全院学生有序地进入世纪广场排队检测,在世纪广场上这一忙碌的身影是他身为中共党员的坚守。
生命中的温暖总是在不经意间流淌,寒风凌冽中,一件衣服温暖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间。深夜,徐同胜组织学生有序进行核酸采样时,一位学生将自己的厚外套披在他肩上并提醒他注意保暖时,丝丝温暖流入了他的心口,一件外套温暖了整个寒夜。外套上的余温是寒风中师生相互挂念的,也是药学院一直以来传承的温暖的“家文化”。待药学院全体学生完成核酸采样后已是凌晨两点,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一晚上的疲惫,并没有影响徐同胜第二天的正常上班。第二天天刚亮,徐同胜就第一个早早地来到学校,整理、排查昨晚核酸检测的数据、深入学生寝室、检查学生线上上课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疫情封校情况下学生的日常生活等问题。疫情虽然拉开了人和人的距离,但扯不断徐同胜对学生们的丝丝牵挂。
在徐同胜的率先垂范和亲身带领下,学院党员学生们也纷纷主动请缨,加入到学校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在第二轮学院核酸检测工作中,短短5分钟,学院就有70余名学生报名防疫志愿者,这些青年学生们都想着能为大家做点什么,为科师大多贡献一份热、发一份光!
此次此刻,徐同胜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师生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诠释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师队伍高尚的师德师风,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坚定信念!


舍小家·顾大家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是用平凡的付出去感动这个世界,温暖你和我。
疫情的肆虐,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繁重,对于徐同胜的家庭情况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的妻子不幸患上了直肠癌,在进行了切除手术后又经历了长时期的化疗,与病魔长期对抗的她本就身体虚弱,现在正是需要徐同胜寸步不离、悉心照顾,但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一边是病重需要照料的妻子,一边是时间紧任务重的学院防疫工作。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且有着较为丰富组织经验的学工办主任,在“小家”和“大家”的两难中,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坚守在了学院防疫的一线。对此,徐同胜却表示:疫情期间,在全员共同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党员,也是一名专职政治辅导员,就是要顾全大家、全力配合属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全面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点点滴滴,汇聚成疫情防控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用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爱传递温情是徐同胜的真实写照。舍小家,顾大家,关键时候“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冲锋在前”,积极主动作为,携手共克时艰,徐同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光发热,真正做到了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飘扬,让党徽在疫情防控一线闪耀,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