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站|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院史

来源:药学院 发布日期:2022-11-22

一、学院概况(简介)

1.历史沿革

药学院筹建于2004年,2005年12月正式挂牌,创始人为王敏博士。筹建及建院初期,我校引入天津大学药学院姜申德、陈立功教授团队作为筹建团队。郑鹏武、段学民、王晓季等3位天津大学博士为我院引入的第一批博士教师。学院现设制药工程、药学和药物制剂3个专业,其中制药工程和药学2个专业于2005年9月正式招生,药物制剂专业于2016年9月正式招生。学院设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于2019年开始招生,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将于2023年正式招生。

2.办学定位

学院坚持“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紧密联系医药行业企业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现代化医药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约85%的毕业生从事医药行业工作或与医药行业相关的工作。

3.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专任教师29人)。其中,博士(博士后)28人;教授、副教授22人(二级教授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3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江西省高校主要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青年五四奖章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3人、江西省模范教师2人、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2人、江西省赣鄱先锋模范2人、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1人。此外,从省内外制药行业企业等单位聘有兼职教师30余人,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工程化教学团队。

药学院国家级省级人才情况统计

姓名

人才类型

级别

郑鹏武

国务院政府津贴

国家级

卢宝阳

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

省级

朱五福

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

省级

徐步斌

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

省级

段学民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省级

卢宝阳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省级

郑鹏武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省级

段学民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省级

朱五福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省级

郑鹏武

江西省高校主要学科带头人

省级

朱五福

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省级

卢宝阳

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省级

郑鹏武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省级

段学民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省级

朱五福

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

省级

朱五福

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省级

卢宝阳

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省级

郑鹏武

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

省级

段学民

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

省级

朱五福

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

省级

郑鹏武

江西省模范教师

省级

朱五福

江西省模范教师

省级

徐珊

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

省级

朱五福

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

省级

王平

江西省赣鄱先锋模范

省级

朱五福

江西省赣鄱先锋模范

省级

李立民

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

省级

4.学科专业

学院设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制药工程、药学和药物制剂3个本科专业。其中,制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2021年)、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年)、入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2010年)和江西省高校“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2014年)。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制药工程专业连续两轮名列全省第一(2017和2022年),入选江西省五星级专业(2022年);药学专业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17年),江西省四星级专业(2022年)。

5.学院的软硬件设施

学院建有药学实验实训中心,涵盖药学类实验室、化工与制药实训中心、药学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学院设有江西省药物分子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市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南昌市靶向抗癌药物分子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和安捷伦药物化学联合实验室。拥有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00多台(套),总价值2400余万元,各类实验用房2400余平米。

6.人才培养

建院以来,学院共培养各类本科生1727人、研究生 311人。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斩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和铜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银奖、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动手实践能力强,有的已成为医药行业佼佼者。05级制药工程张旺英,毕业后自己创立普宁市卓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为企业总经理,药品耗材年均销售3000余万元。09级制药工程班徐俞红,首届九州药业班学员,从车间基层开始成为上市公司中层骨干。

部分同学在攻读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Polymer Reviews、Electrochimica Acta、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Analytical Chemistry、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等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3位同学被985、211高校录取攻读博士学位,2位同学被澳门大学和澳大利亚Macquarie University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约占总毕业人数的41%。就业率达100%,均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大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工作单位的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

药学院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省级、国家级获奖统计

获奖

时间

获奖名称

等级

颁发单位

指导老师

2012

2012年第二届“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陈振华、程丹

2012

2012年第二届“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陈振华、程丹

2013

2013年“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陈振华、程丹

2013

2013年“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陈振华、程丹

2014

第四届“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徐珊、朱五福

2015

第五届“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朱五福、唐启东

2015

第五届“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朱五福、唐启东

2016

第六届“国药工程”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朱五福、唐启东

2016

第六届“国药工程”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朱五福、唐启东

2017

第七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陈振华、朱五福

2017

第七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朱五福、陈振华

2018

第八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陈振华、程丹

2018

第八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陈振华、程丹

2018

第八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程丹、陈振华

2019

第九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周斌、程丹

2019

第九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程丹、周斌

2019

第九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周斌、程丹

2020

2020年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作品交流会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程丹、周斌

2020

2020年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作品交流会

国家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周斌、程丹

2019

肺清新——靶向抑制非小细胞肺癌气雾剂

省赛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肖伟洪、徐珊

2020

朗克替尼·新一代靶向EGFR抑制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希望

国赛银奖、省赛金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肖伟洪、徐珊、王宁

2020

创纪脑机-未来柔性神经电极定义者

国赛铜奖、省赛银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卢宝阳,徐景坤,肖伟洪

2020

“竹”以清“冠”—首款鲜竹提取物 . 新冠肺炎消毒产品

省赛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肖伟洪、徐珊

2021

柔微科技-软神经电极缔造者

国赛铜奖、省级金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卢宝阳,刘西梅,陈雯,徐景坤

2021

博瑞昔布·新型PI3K/mTOR双靶点抑制剂——开创乳腺癌光热治疗新时代

国赛铜奖、省级金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徐珊、乔丹、朱五福、肖伟洪、潘青山

2021

环钌沙星—金属类抗菌消炎药物开创者

国赛铜奖、省级金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廖向文、王金涛、段学民、姜桂娟、肖伟洪

2021

开发一种针对乳腺癌新型治疗方式的靶向纳米制剂

国赛铜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乔丹、徐珊、潘青山、王林啸、涂远彪、陈廷轩

2021

基于创新型治疗晚期肺癌靶向药物的设计与研发

国赛铜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郑鹏武、肖伟洪、朱五福、潘青山、徐艳、徐珊

2021

克罗蒙宗—鄱阳湖优质水源守护者

省级银奖

江西省教育厅

涂其冬

2021

芳竹怡宝——新一代纯天然鲜竹提取液母婴消毒产品引领者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潘青山、朱五福、徐珊、乔丹、肖伟洪

2021

农田捍卫者-新型“缓控释”多功能水凝胶化肥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刘西梅、卢宝阳、徐景坤

2021

灭火特种兵—水凝胶隔热灭火产品颠覆者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刘西梅、张凯、卢宝阳、徐景坤

2022

宫立康-世界首款“金属靶向药物”抗HPV抑菌产品

国家金奖省级金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廖向文,肖伟洪,陈廷轩

2022

A New Generation Nano-enzyme Hydrogel, the New gospel for Diabetic Foot Patients

国家银奖

教育部

QingShan Pan、WuFu Zhu、PengWu Zheng

2022

菌之蓝盾一一新型纳米抗菌添加剂一一打造耐药细菌治疗新生态

国家铜奖省级金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潘青山、徐珊等

2022

孙钏钏-基于索拉菲尼的新型靶向纳米载药制剂在肝癌中的研发与应用

国家铜奖省级金奖

教育部

江西省教育厅

徐珊,朱五福,潘青山等

2022

火灾卫士-洁净消防引领者

省级金奖

江西省教育厅

刘西梅、徐景坤、卢宝阳

2022

竹报平安一一以井冈之竹,开创乡村振兴新路程

省级金奖

江西省教育厅

潘青山、徐珊、马玫瑰、朱五福、陈廷轩、喻理德

2022

钟采逸-基于糖尿病创面的智能快愈型敷料的开发及应用

省级银奖

江西省教育厅

潘青山、马玫瑰、徐同胜、赵海婷、徐艳

2022

郭秋燕-Al +MD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

国家铜奖省级金奖

江西省教育厅

王林啸,郑鹏武,朱五福,徐珊,陈廷轩

2022

帕赛洛韦一一全球首个天然提取抗新冠口服双靶点药物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王林啸、朱五福、徐珊、余玉荣、周晏悦

2022

替钉环素一一全球首款抵御耐药菌的金属钉药物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姜桂娟,王金涛,廖向文,熊艳师,段学民,肖伟洪,程建昕

2022

恶性罕见肿瘤靶向创新药物的发现与临床前研究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徐珊、潘青山、赵海婷、乔丹、肖伟洪

2022

新一代金属预处理技术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卢宝阳

2022

聚合态缓释复合肥-智能肥料的新起点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刘西梅、卢宝阳

2022

感染性疾病治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案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刘西梅、徐同胜、卢宝阳

2022

新型抗肿瘤转移蛋白药物设计与生物合成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徐珊、王林啸、赵海婷、彭亮、余玉荣

2022

污水处理-资源回收利用解决方案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卢宝阳、徐景坤、徐同胜

2022

基于“异常生物电”的响应性智能靶向药物制剂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徐珊潘青山

2022

导电高分子油墨产业化及其在柔性电子的应用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卢宝阳,徐景坤

2022

灭火特种兵—水凝胶隔热灭火产品颠覆者

省赛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肖伟洪、徐珊

2016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决赛

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江西省教育厅

罗珊珊

2017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决赛

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

2017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决赛

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

2019

江西省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大赛三等奖(赖罗根等、朱五福指导)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

2021

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徐珊、潘青山

2021

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徐珊、朱五福

2021

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卢宝阳

2021

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马虎德)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卢宝阳

2021

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徐珊、潘青山

2021

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徐珊、朱五福

2020

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卢宝阳、徐景坤、肖韦洪

2020

江西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

2020

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省级铜奖

江西省教育厅

卢宝阳、徐景坤、肖韦洪

2020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国家级银奖

团中央

卢宝阳、徐景坤

2020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邓思雨,朱五福指导)

国家级铜奖

团中央

朱五福

2020

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

省级银奖

江西省教育厅

朱五福、肖韦洪、徐珊

2022

第十三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省级金奖

江西省教育厅

王林啸、朱五福、徐珊

2022

第十三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省级金奖

江西省教育厅

黄紫莹,廖向文、王金涛、肖伟洪

2022

第十三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省级金奖

江西省教育厅

王金涛、廖向文、肖伟洪

2022

第十三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省级银奖

江西省教育厅

徐珊、潘青山、朱五福

​7.科学研究

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可支配经费2500余万元。近几年,各类到账科研经费年均250万元,学院教师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在SCI、EI、中文核心期刊等国内外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

8.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药学院坚持“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积极与省内外行业部门、制药企业开展合作。具体如下:①成立 “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指导委员会”,邀请制药行业和企业专家积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②高度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江西、广东、浙江、江苏和北京等地建有实践教学及就业基地50余家,包括辉瑞制药、诺华、珠海联邦等知名制药企业。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药学院与浙江九洲药业、浙江普洛德邦以及北京万生药业合作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成立了“九洲药业班”、“普洛德邦药业班”和“万生药业班”。 ④设立企业奖学金:药学院设有“九洲药业”、“同和药业”、“力田维康”等企业奖学金和“求是”、“春晖”校友等社会奖学金共计10余项。⑤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深受省内外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位居省内同类专业前列,获得药学教指委沈永嘉教授等行业企业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在省内外有50多家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基地,药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8.5%以上。

此外,学院还积极与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江西省肿瘤医院等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共同申报省研究生工作站,为省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培养非全日制(在职)硕士研究生。

学院办公室主任王平作为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在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洋港村进行乡村振兴,利用高层次人才的智库优势,多次组织博士教师到乡村振兴驻点,带领研究生实施科技扶贫,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开展科技服务,签订“松脂深加工”横向项目、治理当地水华现象等,取得显著成效。

9.办学特色

学院办学以聚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紧密联系医药行业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现代化医药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

10.发展愿景

学院将立足江西,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力争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行业知名、江西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

二、学院领导

学院自2005年建院以来,历任领导如下:

药学院历任领导

年份

学院党委

学院行政

书记

副书记

院长

副院长

2005

王敏

(6月到任)

郑鹏武

(6月主持工作)

2006

王敏

郑鹏武

(主持工作)

2007

王敏

(6月离任)

程春清

(7月到任)

郑鹏武

(6月到任)

段学民

(6月到任)

王晓季

(6月到任)

2008

程春清

郑鹏武

段学民

王晓季

2009

程春清

郑鹏武

段学民

王晓季

2010

程春清

郑鹏武

段学民

王晓季

(6月离任)

2011

程春清

郑鹏武

段学民

2012

程春清

郑鹏武

段学民

2013

程春清

(3月离任)

温伯颖

(5月到任、11月离任)

李星

(11月到任)

周裕全

(3月到任)

郑鹏武

段学民

2014

李星

郑鹏武

段学民

2015

李星

郑鹏武

段学民

(10月主持工作)

2016

李星

郑鹏武

段学民

(主持工作)

2017

李星

(9月离任)

黎明

(9月到任)

周裕全

(7月离任)

汪贵德

(9月到任)

郑鹏武

(9月离任)

段学民

(9月—12月主持工作)

2018

黎明

段学民

陈振华

2019

黎明

段学民

(11月离任)

陈振华

(11月主持工作)

朱五福

(12月到任)

2020

黎明

陈振华

(主持工作)

朱五福

2021

黎明

(4月离任)

李立民

(4月到任)

汪贵德

(4月离任)

陈振华

(4月到任)

朱五福

2022

李立民

陈振华

朱五福

三、学院变迁史

学院自2005年建院以来发展历程如下:

四、学院历年的大事记

学院自2004年筹建以来,历年大事记如下:

2004年

7月 学院创始人王敏博士筹建药学院

2005年

4月 黄志镗院士和张礼和院士为药学院成立题词

6月 药学院正式成立,同年9月学院正式招生

12月 药学院成立揭牌仪式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安捷伦药物化学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运来等省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12月 学院获批建立江西省高等学校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中心,为我院第一个省级实验室

12月 学院第一个企业奖学金(安捷伦奖学金)设立

2006年

9月 学院第一个企业奖学金(安捷伦奖学金)颁发仪式

2007年

4月 学院创始人王敏个人捐赠设立“求是”奖学金

2008年

12月 学院成立南昌市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2009年

2月 学院在南昌桑海开发区设立博士工作站

3月 2005药学1班、2005制药工程专业1班首届校友种下两棵银杏树,现已建立“药学银杏苑”。

11月 制药工程专业被评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和江西省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

12月 07药学1班首次获得省级优秀班集体荣誉,班主任为陈振华老师

2010年

7月 学院承办全国制药工程精品课程培训班,扩大了我院在全国的影响力

9月 我院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获批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项目负责人:王晓季,项目名称:天然环酯肽Itralamide B的全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0月 我院第一个校企合作冠名班“九洲药业班”成立

2011年

12月 学院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1年年会

2012年

9月 学院招收第一届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标志着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开始发展

9月 制药工程综合改革实验班成立,是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探索

9月 我院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批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项目负责人:段学民,项目名称:导电聚(3,4-乙撑二氧噻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2013年

6月 制药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是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的突破性发展成果

2014年

3月 制药工程专业获批江西省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

2015年

4月 药学院12#106同寝室陈志超、徐孟泽、涂许煌、徐兆行4人同时全部报考硕士研究生,四人同时被暨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录取,录取率达100%,被中国青年网等十余家新闻媒体报道,首个“学霸寝室”,学院本科生培养效果好

5月 2012制药工程1班获“江西省雷锋班”,为学院首次获此殊荣的班级,班主任为朱五福老师

5月 2012制药工程1班获“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为学院首次获此殊荣的班级,班主任为朱五福老师

2016年

9月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物制剂专业于2016年2月获批,同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

10月 2014制药工程1班获“全国活力团支部”,为我校、我院首个获此殊荣的班级,班主任为徐珊老师

2017年

3月 2014制药工程1班周美霞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获“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为我院首个获此荣誉的学生

5月 2014制药工程1班获“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班主任为徐珊老师

6月 学院学子获得全国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一等奖,为全省首次获得该赛事一等奖

11月 学院江西药物分子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获省科技厅批准,是我院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11月 我院学子首次参加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第五届)中荣获三等奖,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受到认可

2018年

4月 学院获批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硕士点建设培养取得重大突破

7月 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在江西省首轮专业综合评价中

获得全省第一

11月 首次颁发校友奖学金“春晖”奖学金,校友代表杜雅军讲话

2019年

9月 学院南昌市分子靶向抗癌药物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获批,是我院教学平台的又一项突破进展

12月 学院徐珊老师获首届中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大赛(教师组)特等奖,为我校及我院在该赛事最佳荣誉。

2020年

4月 2016制药工程2班赖罗根荣获“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为我院首个获此荣誉的学生

5月 2017药学1班获“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班主任为蒋常香老师

5月 我院卢宝阳教授获“第23届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9月 学院郑鹏武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获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为我院科研成果的突破性成果

11月 学院学子褚赐龙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斩获银奖,指导老师朱五福、郑鹏武等

11月 药学院学子马虎德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国家级银奖,为我院最好的成绩。指导老师卢宝阳等

11月 我院徐珊老师指导,陆奥昱、王星颖、吴贝三位学子撰写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获评全国优秀调研报告,为当年全省唯一一篇,也是我校首次获此荣誉,为我校、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突破性成果

12月 学院制药工程专业获批全校第一个教育部“新工科”教育改革实践项目,是我院本科教育的重大成果

2021年

2月 学院制药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4月 药学院团委荣获2021年江西省五四红旗团委,是学院团委工作成效上的“重大突破”,建院以来首次获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

4月 药学一流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获批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为学院首个省级教学团队

7月 学院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学科建设再次取得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9月 药学院学子王静等在在第六届“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为我校在该赛事最佳荣誉。指导老师廖向文、王金涛、段学民

9月 学校批准建立药学实验实训中心,极大改善了我院实验教学条件

12月 我院学子邹婉清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颁发“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2022年

5月 我院朱五福教授获“第25届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6月 学院在第二轮省专业综合评价中再次喜获佳绩,制药工程专业蝉联全省第一,获评五星专业,药学专业获得全省第二,四星专业

7月 学校获批成立江西省化工与制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9月 从2022年4月,历经5个月,集学院在校师生及兄弟学院和校友之力,药学院院徽征集大赛落下帷幕,药学院院徽诞生,设计者为我院学子邹婉清和赖罗根

11月 学院学子汪雪蓉等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斩获全国金奖,为我院在该赛事获得首次全国金奖,指导老师廖向文等。

五、主要成绩

包括学院办学期间平台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党建等方面取得的荣誉。

(一)平台建设

学院拥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建有江西省药物分子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市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抗肿瘤药物重点实验室和安捷伦药物化学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是江西省首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制药工程与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江西省天然药物产业发展区域协同创新联盟的主要成员单位。

学院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者3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江西省高校主要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3人、江西省模范教师2人、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2人、江西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江西省赣鄱先锋模范2人,建有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2个。

(二)专业建设

学院设有制药工程、药学和药物制剂3个本科专业。其中,制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和江西省高校“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制药工程专业连续两轮名列全省第一,入选江西省五星级专业;药学专业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四星级专业。

学院秉承“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计划。近几年,建设并获批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项目1个。

(三)人才培养

学院突出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多次斩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和铜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银奖、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深受省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常年位于全校前列,考研率平均达20%以上。

学院人才培养成效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内专家的充分肯定。学院制药工程教育教学成果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多位教师受邀在全国高校制药工程教育研讨会和设计竞赛指导教师培训会上做经验报告。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制药工程专业“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获201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创新育人的药学专业“一二三五”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时空融合、知行耦合的药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五位一体”教学新范式探索与实践等两项成果分别获2021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学院于2012年开始,在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的分析化学、制药化学两个二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2019年开始,培养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院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突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人考取国外著名高校和国内“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基于“1+X”导师组协同指导模式的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获201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双轮驱动·多维协同·深度实践”的药学专硕双创人才培养与实践获2021年江西省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科学研究

截至2022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近几年,各类到账科研经费年均250万元,学院教师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在SCI、EI、中文核心期刊等国内外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

(五)党建荣誉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学科提升、特色发展”的理念,按照“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努力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建设“特色鲜明,行业知名,江西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以和谐向上的院风、风清气正的教风、勤思好学的学风为主线,充分发挥党员博士团队优势,实施“党建+校企合作”、“党建+人才培养”等工程,着力在学生培养、教学科研、校企合作上做好衔接与推进,实现工作相融互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近年来,学院党建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学院党委先后荣获“江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 江西省高校示范性党员活动室”、“省党建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校优秀基层党委”、“校十育人先进集体”、“校新闻宣传先进单位”、“校就业先进集体”、“学生工作考核A级学院”、“校综治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下设的3个党支部也多次荣获“校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

附件1:药学院教学成果汇总

附件2:药学院科研成果汇总

药学院院史附件1和附件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