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应药学院邀请,东华大学化学系李景虹教授莅临我校,在枫林校区图书馆迎宾厅做了一场题为《纳米碳基杂化材料的结构构筑及其复合体系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校长徐景坤教授主持,分析化学、制药化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和药学院部分本科生及教师到场聆听。
刘天西教授以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为切入点,简述了实现碳基纳米颗粒在聚合物基体等介质中的均匀分散或充分剥离,以获得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刘天西教授课题组就目前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存在的分散性差以及界面相互作用弱等问题,分别通过加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加以改善。刘教授从三个方面对纳米碳基杂化材料展开报告:1、高分子纳米复合物修饰-原位高分子聚合;2、高分子/碳纳米管复合物-表面修饰;3、粘土/碳纳米管或石墨烯复合物-原位插层生长。纳米碳基杂化材料在储能、催化等方面均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实现不同种类的纳米颗粒之间的高效杂化,可获得多种纳米杂化材料或者复合物,使其水相或有机相中可稳定均匀分散,进而在聚合物基体中协同分散和共剥离,可进一步修饰新型高性能且多功能化的纳米复合材料。
报告结束后,刘天西教授对师生所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和交流。
刘天西,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博士学位。1998-2000年: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洪堡学者;2000-200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工程研究院,Research Associate;2002-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工程研究院,Research Scientist;2004-2015年:复旦大学高分子系,教授、博导;2016年至今,在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工作。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04)及其跟踪计划(2009)、上海市曙光学者(2009)、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7)、上海市领军人才(2017)等项目资助。现任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Elsevier)副主编、Functional Composite Materials(Nature Springer)副主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纳米复合材料分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纳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器件。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80余篇,他引1万余次,H-index = 58;2016-2018连续三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RSC)“Top 1%高被引中国学者”(材料类)榜单;获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